摘要
传统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强调学生的自主,鼓励学生的理解、探究、查证等学习行为,因而“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等主张迅速流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则成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先进教学方法,而对讲授法的讨论和批判则甚嚣尘上。但教学实践证明,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并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也不可能在缺少教师参与、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实现。从学生“自学”的效果、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度学习的内容等角度来看,深度学习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教师专业化的引导,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尊重不能建立在消解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要落实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教师需要重视对知识内在结构的挖掘,帮助学生获得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要重视语言的艺术性,通过情境性、引导性的语言来激发学习的动机和理解的深度;要重视情感的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能量。如此,方能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寻找收获感、锻炼高层次表达、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