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六经传变规律,将肾性水肿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等证型,分经论治。太阳水肿以恶寒发热、头痛、颜面浮肿、无汗、脉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以调和营卫、宣肺利水为法。阳明水肿以潮热便秘、腹痛拒按、小便不利、口欲饮水、心烦、不眠、舌红少苔等为主症;治疗宜在清阳明里热的同时注意利水养阴。少阳水肿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等少阳见证为辨证要点;治疗时重在疏利三焦之壅滞。太阴水肿表现为脾阳不足,中虚饮聚而致腹满便溏,胸下结硬;治疗太阴水肿的同时要注重温运脾阳。少阴水肿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总纲,表现为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治疗以温复肾阳、利水消肿为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