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肿块切除、区段切除和腺叶切除3种手术方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太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乳头区感觉异常等)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外观满意度)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种手术方式比较,手术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块切除术组(n=108):(840.9±361.7)元,区段切除术组(n=96):(1 840.8±473.6)元,腺叶切除术组(n=75):(1 761.2±370.5)元,F=969.65,P<0.001],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88、2.40、2.54,P=0.058、0.092、0.081),乳头区感觉异常及外观满意度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7、1.83,P=0.430、0.4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手术方式和肿瘤类型对术后复发均有影响(χ2=3.98、6.68、8.56、21.34、20.24,P=0.046、0.010、0.003、<0.001、<0.001);将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周围型乳头状瘤(OR=2.27,95%CI:1.00~5.12,P=0.048;OR=4.73,95%CI:2.07~10.78,P<0.001;OR=2.17,95%CI:1.03~4.56,P=0.040;OR=3.13,95%CI:1.25~7.82,P=0.015)和手术方式(以腺叶切除术为参照,肿块切除术是腺叶切除术复发风险的2.65倍,区段切除术是腺叶切除术的2.17倍)。按肿瘤类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对于中央型乳头状瘤患者,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是复发危险因素(OR=2.83,95%CI:1.44~5.58,P=0.003;OR=2.09,95%CI:1.03~4.26,P=0.040;OR=3.29,95%CI:1.02~10.61,P=0.047);对于周围型乳头状瘤患者,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以及肿物切除和区段切除的手术方式是复发危险因素(OR=4.78,95%CI:1.26~18.16,P=0.022;OR=3.84,95%CI:1.19~12.39,P=0.025;OR=1.82,95%CI:1.03~3.19,P=0.038;OR=2.36,95%CI:1.17~4.76,P=0.016;OR=2.64,95%CI:1.38~2.05,P=0.003)。结论年龄、合并非典型增生、手术方式、肿瘤直径、肿瘤类型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复发的影响因素。乳腺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周围型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单位
    太原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