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岭南报刊短篇小说的崖山书写源于相似又深刻的民族危机,展现近代中华儿女在救亡图强上所作的种种努力。以《崖门余痛》与《海镜光》为例,小说以崖门周边临海城市为叙事空间,描写宋国母祠、锁江石等古迹,以宋水军后裔为主角,宋室铜镜为象征,构建起小说的崖山空间;叙述崖山海战中文天祥拒降、南宋君臣投海殉国等事迹,又通过引用陈白沙的崖门吟咏,为小说涂上了崖山文学哀痛的底色,完成了崖山历史的表现;而以女性为主角,在人物身上融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品质,在爱情的悲欢离合中突出忠贞爱国之情,赋予了崖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崖山精神在近代岭南的再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