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以肾实质厚度(RPT)、肾盂前后径(APD)、肾盂肾盏形态(PM)为观察指标,探讨胎儿肾积水(ANH)的多参数超声评分(MPUS)与出生后肾积水预后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1998-2022年收录的有关胎儿肾积水多参数超声评分的文献,以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合并分析胎儿肾积水超声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涉及582例胎儿共713只肾脏,根据先天性肾积水的预后分为生理性肾积水和病理性肾积水。当先天性肾积水的MPUS≤3分时,其预后为病理性肾积水的恶化率为0;MPUS为4~7分的胎儿产后恶化为病理性肾积水的恶化率分别为:MUPS=4分:15.2%(95%CI:0.09~0.25)、MUPS=5分:29.2%(95%CI:0.18~0.42)、MUPS=6分:48.7%(95%CI:0.33~0.64)、MUPS=7分:81.3%(95%CI:0.66~0.90);MPUS≥8分时,其预后为病理性肾积水的恶化率为100%。先天性肾积水胎儿预后为病理性肾积水的恶化率随MPUS评分增加而增加,绝大部分MPUS评分低的肾积水胎儿于出生前或出生后1年内好转。结论 MPUS评分可以为先天性肾积水胎儿提供良好预后信息,其中先天性肾积水MPUS评分低的预后很少为病理性,MPUS评分高的预后大多为病理性,因此需要对各种程度的肾积水进行随访,尤其是MPUS评分高的肾积水胎儿,有助于及早发现病理性肾积水并及时给予治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