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安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取细胞增殖实验筛选胃肠安进行实验的药物浓度。实验分为空白组,胃肠安高、低剂量组,5-氟尿嘧啶(5-FU)组。细胞培养24 h后胃肠安高、低剂量组用拟筛选浓度的胃肠安100μl进行干预,5-FU组加入32 mg/L 5-FU注射液100μl,空白组给予无血清培养基100μ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UN和FYVE结构域蛋白3 (RUFY3)、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磷酸化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MEK)、Twist1、E-钙粘蛋白、波形蛋白、N-钙粘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500 mg/L和1000 mg/L浓度的胃肠安为胃肠安低、高剂量组给药量。给药48 h时胃肠安高、低剂量组和5-FU组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 <0. 01)。胃肠安高剂量组、5-FU组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空白组和胃肠安低剂量组(P <0. 01)。胃肠安高、低剂量组侵袭抑制率分别为54. 11%、7. 65%,5-FU组侵袭抑制率为47. 88%。与空白组比较,胃肠安低剂量组p-ERK、Twist1蛋白表达降低,E-钙粘蛋白表达增加(P <0. 05);胃肠安高剂量组RUFY3、p-ERK、p-MEK、Twist1、N-钙粘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降低,E-钙粘蛋白表达增加(P <0. 05)。与胃肠安低剂量组比较,胃肠安高剂量组RUFY3、p-MEK、N-钙粘蛋白表达降低更明显(P <0. 05)。结论胃肠安可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并且以1000 mg/L浓度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RUFY3、MAPKs通路来调节侵袭转移相关蛋白和抑制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郑州市中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