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26份青藏高原拉萨河流域湿地土壤样品的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呈现中游西部流域低东部流域高,汇入雅鲁藏布江口较低,源头彭措较高;土壤中CO2排放速率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下游各位点CO2平均排放速率显著高于中游和上游.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在流域内汇入口和下游左侧流域(堆龙曲)表现与排放速率相似的特征,更好地突出了在下游右侧流域(墨竹工卡流域)和上游流域(麦地藏布流域)的土壤温度敏感性较低的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探寻气象、植被、地理、双评价、生化、人口经济6个圈层对Q10值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气象(降雨、太阳辐射)、地理(流域、海拔)、生化、人口经济等因素对Q10有较强影响,其中降雨(80.76%)和太阳辐射(74.68%)在气候因素中占主要影响;流域(88.95%)分布的q值在地理因素中起到重要作用;生化因子中,各检测指标对Q10的影响排序为OC(88.16%)> MBC/OC(78.72%)> MBN/TN(77.30%)> TN(72.37%)> C/N(35.14%)>MBN(8.70%)> MBC(6.80%)> MBC/MBN(5.89%);降雨侵蚀归一化指数对Q10的影响达到了79.67%.此外,任何两种因子对Q10值的交互作用都要大于单一因素的单独作用.地理因素中流域与其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Q10的影响最为强烈(0.90~0.96),生化因素OC与其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Q10较强烈(0.89~0.94),气象因素中降雨和太阳辐射与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对Q10的影响更加不可忽略.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