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夜间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夜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对夜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中低阶段,但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极化趋势逐年降低;整体呈现以上海为中心、向内陆及外围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关联特征主要以“高-高”和“低-低”聚集类型为主;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及政府资本投入都显著促进本地区夜间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及交通运输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