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安民国地方档案等文献表明,民国西安发生疫病灾害的次数较多、危害较大,并呈现出高频次的特征。其时段主要集中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国民政府时期,且以抗战及抗战后最为集中,平均每1.5年就发生一次,并呈现出夏、秋季盛行的季节性规律。霍乱、痢疾、伤寒是民国西安最为流行的法定疫病种类,而疟疾、黑热病则是最易流行的地方性疫病种类。同时,从城市空间分布上看,国民政府时期疫病流行的区域性特征明显,表现为受经济发展、医疗条件和公共环境的影响,疫病主要分布在以农村为主的城市郊区。文章在依托档案史料的基础上,梳理和探讨以西安为代表的民国内陆城市流行疫病的种类及其时、空分布,不仅可为内陆城市构建现代化的城市防疫体系提供典型城市数据,而且可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化防控提供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