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37岁远视儿童应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与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后验光的屈光度值。方法 2012年7月—12月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儿,将符合条件的36例患儿分成2组,第1组给予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滴眼液散瞳,每10min点药1次,共2次,第2次给药后1h进行检影验光,将患儿屈光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第2组应用1%阿托品眼药水,用阿托品前,排除患儿对该药物过敏,每天3次点眼,每次1滴,共3d,第4d进行检影验光,将患儿屈光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屈光度按等效球镜值计算,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应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麻痹前的等效球镜屈光度为(+3.16±1.12)D,麻痹后为(+4.77±1.62)D;应用1%阿托品滴眼液麻痹前的等效球镜屈光度为(+3.32±1.33)D,麻痹后为(+5.65±1.51)D;两种药物麻痹前后度数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儿的小瞳状态的屈光度分成了两组,一组为屈光度数≥+3.00D(15眼),小瞳状态下屈光度为(+4.19±1.03)D,采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麻痹后,屈光度为(+4.68±1.61)D,待瞳孔完全恢复后采用1%阿托品麻痹后,屈光度为(+5.47±1.23)D;另一组屈光度数<+3.00D(14眼),小瞳状态下屈光度为(+2.34±0.61)D,采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麻痹后,屈光度为(+3.05±1.05)D,待瞳孔完全恢复后采用1%阿托品麻痹后,屈光度为(+3.16±1.09)D。通过两种药物麻痹前后度数差异比较,发现屈光度≥+3.00D患者采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与1%阿托品麻痹前后屈光度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3.00D患者麻痹前后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37岁的远视儿童尤其是屈光度数超过+3.00D,应该首选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3.00D以下可考虑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散瞳。
-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