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中无复流合并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防治过程, 并结合文献总结救治经验。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45岁, 因"反复胸痛2周, 加重12 h"于2021年8月19日在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患者心电图及心肌肌钙蛋白I均无动态变化, 结合患者胸痛特点决定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发现左前降支开口处99%狭窄,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反复使用腺苷及替罗非班, 有效防治了无复流, 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突发黑便及贫血, 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权衡出血和缺血风险后决定保留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将阿司匹林更换为吲哚布芬, 消化道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经过7 d治疗, 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1个月后随访血红蛋白112 g/L, 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继续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及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等。文献检索及分析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的英文关键词包括"PCI" "no-reflow phenomen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及"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 检索的中文关键词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及"消化道出血" 。检索年限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共检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54篇, 经进一步筛选标题及摘要获得关于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病例报告及系统回顾共20篇。结论不典型缺血性胸痛的快速识别须结合症状发作特点, 同时严格按胸痛中心流程规范诊治;急诊PCI应预防无复流的发生, 腺苷和替罗非班均可从不同的方面减少无复流的发生;PCI合并消化道出血应权衡利弊决定双联抗血小板策略, 吲哚布芬等出血风险低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的替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