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阐明模拟氮(N)磷(P)沉降和凋落物处理对两种林型红松林土壤有机碳(SOC)组分的影响,为该地区红松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与阔叶红松林为对象,每个林型设置3块20 m×20 m样地,每块样地间隔20 m,每块样地内布设12个样方,共计72个样方。每个样方实施两种处理:①凋落物处理:2017年10月进行该处理的去除(R)、添加(A)和原状(CK2)3个水平的试验,每个水平设定3个重复;②模拟氮磷沉降处理:2018年与2019年的5—10月,每月进行1次该处理的试验,设置低剂量(L)、中剂量(M)、高剂量(H)和对照(无氮磷,CK1)4个水平,每个水平设定3个重复。每个样方的氮磷添加量为1.5 L,对照则喷洒相同体积的溪水。在2018年和2019年的5月、8月和10月在红松人工林与阔叶红松林每块样地的每个样方内,随机选取3个取样点,采集0~20cm土层土样,并将植物根系和大于2 mm的石块以及土壤动物等挑出,把土样放到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后待用。然后将土样根据各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提取方法进行提取,用TOC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最后再用SPSS 21.0与Canoco 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 试验第1年,低剂量氮磷沉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有显著影响。② 试验第2年,中剂量氮磷沉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显著。③ 试验两年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在阔叶红松林中最高;试验两年的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均在8月最高;试验两年,凋落物去除与添加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均无影响。【结论】① 试验第1年,低剂量氮磷沉降处理能促进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积累。② 试验第2年,中剂量氮磷沉降处理能促进土壤有机碳组分矿化。③试验两年,阔叶红松林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积累;8月有利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的形成;凋落物去除与添加处理能促进土壤有机碳组分的释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