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术前炎症生物标志物、预后营养指数和临床病理特征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S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结局的预后价值,并以此构建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297例TSCC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析患者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 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系统性炎症评分(systemic inflammation score, SIS)及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与TS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DSS)的相关性。使用X-tile软件确定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作为分界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SCC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据此构建OS和DSS的生存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具体通过一致性指数、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列线图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侵袭深度(depth of invasion, DOI)、肿瘤直径和治疗前PNI水平为影响TSCC预后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PNI水平、N分期、DOI和肿瘤直径为患者5年OS或DS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治疗前N分期≥1、PNI≤50.65和DOI>2.4 cm与较差的5年OS显著相关,而N分期≥1、PNI≤50.65、肿瘤直径>3.4 cm与较差的5年DSS显著相关。基于独立预后因素构建的TSCC术后患者OS和DS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08 (95%CI, 0.625~0.791)和0.717 (95%CI, 0.600~0.834),验证集验证结果显示,OS和DS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659 (95%CI, 0.550~0.767)和0.780 (95%CI, 0.669~0.890)。OS列线图模型和DSS列线图模型的1年、3年和5年的时间依赖性ROC分析(AUC分别为0.66、0.71、0.72和0.68、0.77、0.79)表明模型具有稳定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显示OS和DSS预测估值与实际观察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反应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治疗前PNI、N分期、DOI和肿瘤直径可能对TSCC患者的OS和DSS有可靠的预测价值,基于这些参数构建的预后预测列线图在预测TS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OS和DSS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评估生存结局的有效工具,有助于选择有针对性的联合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