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130~120 Ma蛇绿岩分布广泛,但其形成环境存在较大争论。以日喀则地区夏鲁辉长岩及辉绿岩锆石U-Pb定年、主量及微量元素数据为基础,结合大量的日喀则蛇绿岩研究数据,分析蛇绿岩的构造环境及其动力学意义。夏鲁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3.8±1.1 Ma(MSWD=0.97),表明其是日喀则130~120 Ma蛇绿岩残片之一。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部分辉长岩样品高CaO、低SiO2及极低的K2O、Na2O含量,为异剥钙榴岩化所致,而辉绿岩无流体影响。夏鲁辉长岩与辉绿岩显示正常型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特征,且轻稀土元素较N-MORB亏损,来自亏损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源区高程度部分熔融。日喀则130~120 Ma的蛇绿岩N-MORB型基性岩来自俯冲组分混入不均的地幔源区,表现为洋中脊玄武岩至火山弧玄武岩过渡特征,并且无陆壳物质混入,最有可能形成于洋内弧系统。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日喀则130~120 Ma的蛇绿岩在发育时限、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上与伊豆小笠原-玻安岛-马里亚纳(IBM)弧前蛇绿岩类似,代表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一次洋内俯冲的开始。

  •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