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对某医院2018年6月到2018年10月之间收集的1100例微生物标本进行检验,统计其中的不合格标本,然后分析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且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在所研究的1100例标本中有42例没有达到合格标准,不合格的标本中痰液有20例(标本400例),占比5%;尿液标本不合格有14例(标本400例),占比3.5%;分泌物不合格的有8例(标本200例),占比3%;还有其他类别的标本不合格的占比也不小(约2%)。出现不合格的标本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及时和按时地将标本送检、标本在采集或者送检时受到了污染、采集标本的时间和方式有误或者存在检验的不及时[1]。在通过综合的整治和微生物跟踪检验后,微生物中不合格的数量直线下降。结论:因为公共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得更大、人和人以及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变得更加密集,特别是院内的管理不得当的话,极易发生微生物标本检验不合格的情况,而造成临床中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公共环境特别是医院应该采取一系列强有力并且有效的措施来减少不合格的微生物标本,例如:及时和按时地将标本送至检验处、避免标本采集和送出检验的时候受到污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采集方法采集标本、已经送到检验处的标本要注意及时地检验并得出检验报告。
-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