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下肢静脉栓塞易引发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患者猝死,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究依那普利叶酸对下肢静脉栓塞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伐沙班组及依那普利叶酸组,每组10只,后3组采用改良Reyers法建立下肢静脉栓塞模型,建模成功后,利伐沙班组给予30 mg/kg的利伐沙班灌胃,依那普利叶酸组给予20 mg/kg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同期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持续30 d。给药过程中应用Tarlov评分评价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血管组织病理形态,Hladovec法和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活性相关指标,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马尿酸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arlov评分、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明显降低(P <0.05),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个数、内皮素1、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P <0.05);(2)与模型组比较,利伐沙班组、依那普利叶酸组大鼠Tarlov评分、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明显升高(P <0.05),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个数、内皮素1、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且依那普利叶酸组效果更显著(P <0.05);(3)正常组大鼠血管结构清晰完整,内膜完整;模型组血管壁组织疏松,水肿增厚,可见大量血栓形成,机化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利伐沙班组、依那普利叶酸组血管形态有所改善,血管壁结构基本完整,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再生,且依那普利叶酸组比利伐沙班组改善明显;(4)提示依那普利叶酸对下肢静脉栓塞大鼠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表达水平。
-
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