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和智能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对于我国数字产业协同创新,降低碳排放强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1-2019年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以及空间模型就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按照区域差异、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模式以及人力资源储备进行分组回归比较,结果表明:首先,数字协同创新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平均边际效应为负,且具有倒U型曲线关系,其通过促进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依赖行业发展以及相关产业创新达到减小碳排放强度的作用。其次,数字协同创新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仍然存在倒U型关系,周边地区数字协同创新对本地区碳排放强度影响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曲线关系。最后,西部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其数字协同创新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高人力资源储备地区,数字协同创新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更大。此结论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我国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经济绿色、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
单位吉林大学; 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