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数学模型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将180例临床需行肺动脉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数学模型组以肺动脉与肺静脉交叉点时间为扫描延迟时间,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对比剂及生理盐水用量;固定用量组以肺动脉与肺静脉交叉点时间为扫描延迟时间,固定注射35 mL对比剂及5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以肺动脉达峰时间+2 s为扫描延迟时间,固定注射35 mL对比剂及50 mL生理盐水。测量肺动脉干、尖段肺动脉、后底段肺动脉、上腔静脉CT值,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和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学模型组生理盐水及对比剂用量均明显低于固定用量组和对照组(P<0.05);3组所测肺动脉C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腔静脉CT值数学模型组低于固定用量组及对照组(P<0.05);图像质量评分数学模型组及固定用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上腔静脉硬化伪影数学模型组少于固定用量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该数学模型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可行且减少了对比剂及生理盐水用量,提高了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