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3个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细菌病原种类分析

作者:徐玉薇; 罗小青; 魏学良; 陈宏莉; 石神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16, 43(02): 548-552.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16.02.038

摘要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地区3个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分析其种类和感染情况,并结合牧场环境状况和管理方式,提出控制乳房炎的建议。从中国福建、新疆、重庆3个不同规模化奶牛场采集61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采用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与PCR技术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61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中单一感染44份(72.13%),混合感染15份(24.59%);共分离到细菌80株,经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与PCR技术鉴定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中传染性微生物13株(16.25%)、环境性微生物46株(57.50%)、机会性微生物11株(13.75%)、其他微生物10株(12.50%);3个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仍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传染性致病菌和环境性致病菌为主要致病菌。在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牧场可以通过对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来摸清牧场奶牛乳房炎的感染情况和致病菌种类,结合生产实际有助于了解牛群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更好的控制乳房炎的发生。

  • 单位
    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