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讨游泳加速模式对不同生态习性鱼类运动力竭后代谢恢复的影响,采用鱼类游泳呼吸测量仪,在(25±0.5)℃条件下,分别测定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爆发游泳加速模式(Uburst:Δv为20 cm/s,Δt为2 min)和持续游泳加速模式(Ucrit:Δv为10 cm/s,Δt分别为20、40和60 min)的运动后过量耗氧(EPOC)。结果显示:两种实验鱼的代谢恢复曲线均呈快速恢复和缓慢恢复两个阶段。南方鲇在Uburst后测得的EPOC恢复历时显著高于其它3个加速模式,而团头鲂4个不同处理组的EPOC恢复历时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相同的加速模式条件下,南方鲇的EPOC恢复历时均短于团头鲂。南方鲇在Uburst后的EPOC总量比3组Ucrit模式下的EPOC总量分别高286.6%、359.5%和816.5%,而团头鲂分别为20.6%、14.8%和29.0%。结果表明:南方鲇运动中对无氧代谢的依赖度高,爆发运动时动用无氧代谢的能力强,可以大幅度提升游泳速度,且运动后代谢恢复时间较短;团头鲂运动中主要依赖有氧代谢,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游泳,但运动后代谢恢复历时较长。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