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翻译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任何决策就成为研究译者主体性的考察对象。基于此,将傅光明重译《哈姆雷特》视作译者的一种社会实践,以历时维度的话语互动理论为参照,考察译者于特定历史时期在受动性的制约下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特征。分析译者在选材、理解、表达等翻译阶段进行话语选择、解读与建构的实践活动,发现译者协调翻译场内各主体间的权力关系,通过现在话语实现对过去话语的解读、修正、建构,进而完成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莎剧重译活动。

  • 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