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重用药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本院收治的65岁及以上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并进行回顾性病例调查,结合电话、门诊及住院病例查询等方式随访至少5年,评价不同用药种类的患者出现肝肾功能变化、药品不良反应(ADR)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差异。结果共2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79.2±5.9)岁,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141例(47.8%)。平均患病种类(6.5±1.9)种,平均用药种类(8.3±3.2)种,用药在5种以上患者共267例(90.5%),采取抗血小板治疗者223例(75.6%),抗凝治疗63例(21.4%)。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根据患者用药种类分为多重用药A组(用药≥8种)和多重用药B组(用药<8种)。低龄老年组(年龄<80岁)中,A组患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比例较B组更高(分别为36.0%比21.5%,52.0%比31.6%,P<0.05)。高龄老年组(年龄≥80岁)中,A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较B组更差(2.2±0.9比2.1±1.0,P<0.05)。在长达至少5年的随访中,无论哪个年龄组的老年患者,A组患者的MACCE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出血发生率略高于B组(P>0.05),但A、B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ADR及死亡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用药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比例更高。随访中,除了出血风险略高于其他人群,尚未发现多重用药导致的肝肾功能恶化、其他ADR和死亡率增加。因此,在诊治这类心血管高危人群时,应当给予全面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精简治疗方案,争取最佳预后。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神经内科; 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