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ROP的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隆德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或出生体重<2 500 g的608例新生儿ROP筛查资料,记录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试管婴儿、贫血、黄疸、酸中毒、保温箱、多胎、低血糖血症、吸氧情况、呼吸机的应用、肺炎、输血史等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儿ROP的高危因素。结果 608例早产儿发生ROP 50例,发生率为8.22%,其中Ⅰ期32例、Ⅱ期16例、Ⅲ期1例、Ⅳ期1例、Ⅴ期0例。28例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手术成功,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出生胎龄越小,ROP的检出率越高(χ2=12.57,P<0.05);出生体重越低,ROP的检出率越高(χ2=17.82,P<0.05);对早产儿ROP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试管婴儿、呼吸机的应用、输血是影响ROP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ROP的发生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试管婴儿、呼吸机的应用、输血等因素有关,加强对早产儿眼底筛查,在早期及时诊治,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降低失明的发生率。

  • 单位
    隆德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