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无能为力的、毫无希望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归因(Attribution)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或任务结果产生后的原因分析或解释。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是唯一可控的因素,这对学生探索自己的归因方式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心理辅导课,利用视频、游戏、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学习归因理论以及归因方式对日常行为的影响,重点在学习如何利用恰当的归因方式避免习得性无助,尤其澄清了“能力”这个原本被认为是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在归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区。为了避免产生习得性无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任务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到个体主观可控的因素上,而不是归因到那些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