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H6N6亚型禽流感(H6N6)的感染量、感染时间与被感染RAW264.7细胞炎性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为建立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根据Reed和Muench法计算病毒滴度(TCID50),以100TCID50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RAW264.7细胞,感染作用2 h,弃病毒液,加入含5% FBS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分别于第12、24和48 h收集培养物上清液或细胞,CCK8测定细胞活力;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ELISA检测小鼠白介素1β(IL-1β)、小鼠白介素2(IL-2)、小鼠白介素6(IL-6)和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qRT-PCR检测IL-1β、IL-2、IL-4、IL-6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经H6N6感染各时间段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细胞中线粒体肿胀,自噬体增多,IL-1β、IL-2、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IL-1β、IL-2、IL-4、IL-6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感染24 h达到最高。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类H6N6流感病毒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模型,拟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