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夏季PM2.5中碳质组分污染特征

作者:李杏茹; 李东; 刁贺玲; 王国安; 刘雨思; 胡波; 辛金元; 沈蓉蓉; 王跃思; 王莉莉
来源:环境化学, 2017, 36(10): 2194-2205.

摘要

为研究华北平原夏季PM2.5中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5年6月20日至2015年7月30日对山东禹城生态站大气中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禹城大气PM2.5日平均浓度为87.15±32.27μg·m-3,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75μg·m-3相比,超标率为58.53%.检测到的10种糖醇的平均总浓度为177.89±145.38 ng·m-3(白天)和226.97±196.88 ng·m-3(晚上),分别占WSOC的3.18%(白天)和4.97%(晚上).脱水糖(左旋葡聚糖、半乳聚糖和甘露聚糖)是检测到的糖类化合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总浓度的58.52%(白天)和75.61%(晚上).EC、OC、WS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8±2.8μg·m-3,7.51±4.4μg·m-3、5.57±3.95μg·m-3,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3.08%、8.62%和7.34%.WSOC占OC的74.16%,表明有机碳中大部分是水溶性组分.利用EC示踪法和WSOC法估算的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8±2.25μg·m-3和4.90±3.11μg·m-3,且两种方法计算的SOC呈现很好的相关性(r=0.77,P<0.001).估算得到的SOC为白天高于夜间,与白天光化学反应比较强烈、产生的二次有机物较多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OC、WSOC和SOC与相对湿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SO2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均没有表现出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