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阳明后学现成派、泰州学派因缺乏形上理论反思而造成似浑融、实混沌理论困局的内在逻辑与道德悖论,使得明末心学“亚流”流弊深远。先验的道德本体唯与理性相关,当心体、性体成为超验纵摄的本体之物,与经验世界唯具逻辑推绎的抽象统摄关联,实则丧失真实联系的现实可能。基于空间化、概念化观念形而上学的逻辑“同一”,以理摄情,终至以情为理,因情纵理,情与理悖反的根源在于观念形而上学逻辑架构,唯有转换形而上学理论形态,方能化解情与理、道德理性与道德践履业已扣合的纽结,在这方面,柏格森关于“绵延”与形而上学理论形态的反思予人以启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