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肾小球样结构的前列腺癌

作者:刘卓; 常宝; 郭水明; 王涛; 李明超; 杨俊; 谌科; 杨为民; 刘继红; 叶章群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04): 519-521.

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球样结构在前列腺癌病理切片中的形态学特征、发生率、与临床特征的联系以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Glea-son评分以及TNM分期等,对病理报告伴有肾小球样结构的病例分析其组织学特征,结合文献分析肾小球样结构对前列腺癌诊断、预后的意义。结果:196例前列腺癌标本中3例出现肾小球样结构,其中2例伴有周围神经侵犯,1例伴有骨转移;Gleason评分分别为7分、8分和8分;随访5~15个月,1例已死亡,1例在接受内分泌治疗,1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处于随访中。结论:肾小球样结构是一种少见的前列腺癌病理特征,其形态学特征鲜明,对前列腺恶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并提示较差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