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方法 回顾性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检验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不合格标本,分析门急诊、住院患者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和原因。结果 2020年标本不合格率(0.2047%)较2019年(0.231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抗凝标本凝集(0.1362%)、标本溶血(0.0887%)、标本容器错误(0.0299%)。2020年抗凝标本凝集率与2019年比较有明显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原因的标本不合格率均有不同下降。其中标本容器错误、标本类型错误、申请错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0年与2019年标本不合格率比较,10个病房重点科室均有下降。结论 实验室通过对不合格标本的回顾性分析,采取分层次的技术培训和沟通、实验室信息系统智能限制和提醒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提高分析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