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现代学术两次集中对古书的反思中,疑古派学者与释古派学者都自觉地运用出土材料,各自对古书的观点进行论证,但观点却往往截然相反。受出土材料类型的影响,第一次对古书的反思主要集中于对史实的怀疑,进而扩展到对古书作出或伪或真的判定。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系列新的出土材料多以古书的形式出现,所以,第二次古书的反思在观点上延续了疑古派和释古派的观点,在形式上转变为对古书的成书与流传的不同认识,对出土文献的不同解读为焦点。科学的做法是,应当结合出土古书和传世古书,对古书通例进行充分研究,运用"二重证据法"穷其流变,对古书的成书和传流等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古书的真、伪之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