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铜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意义重大。作为生产青铜器的场所,铸铜作坊在铸造过程中会在当时环境中遗留下许多痕迹。然而,目前还较少有关于铸铜活动沉积地层记录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浙江余杭跳头铸铜遗址(30°15′00″N, 119°53′39″E)选取T1614S(总长400 cm)和T1510S(总长255 cm)两个剖面的沉积物样品,结合遗址附近的现代河道样品,运用AMS14C、粒度、磁化率、有机地球化学和重金属元素分析,试图探究埋藏古河道的演变过程,探讨古代社会铸铜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T1614S剖面的埋藏古河道在1045~830 BC(晚商-西周早期)期间,平均粒径(Mz)相较前一个阶段的13.0μm增大至23.5μm,分选变差,砂组分(4.7%~19.0%)增大,但整体上水动力较弱,推测是先越人为铸铜开挖的蓄水池或水沟;830 BC(西周晚期)之后,水动力增强,随后动力环境与现代铜山溪河道相似;85 A.D.(东汉)后,河道中堆积洪水地层;最后古河道消失,成为湖泊环境。在1045 BC时,TOC、 C/N和δ13C等有机地球化学指标也同步发生突变,阶段平均值分别从0.21%、 3.39和-21.05‰变为6.70%、 14.38和-27.74‰,同时伴随Cu、 Zn元素含量分别从21.90 ppm和88.62 ppm突然增加到33.60 ppm和136.63 ppm。上述结果表明,晚商时期先越人在跳头遗址开挖古河道、使用大量燃料,并开始铸铜活动;Pb元素含量稍晚也从6.46 ppm突增至23.40 ppm,可能反映了先越人铸铜技术的进步;T1510S剖面晚商至西周文化层的χfd%达到6.82%~8.13%,反映了铸铜作坊区的用火行为,但是其重金属元素含量在西周文化层才持续增高,反映铸铜遗址不同功能区的地层记录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跳头遗址铸铜活动结束后。两个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持续呈现高值,反映遗址上游的铜山溪流域在历史时期也许一直存在采矿甚至冶炼活动,同时余杭地处钦杭成矿带,因此本研究推测跳头遗址商周时期的铜矿可能也来源于铜山溪流域。对比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推测跳头遗址铸铜活动的兴衰主要与社会因素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