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布朗肖的语言批判以中性语言的打造为基础,在强调语言主体性的同时,呼吁尊重语言自治与断裂的本质,为开放性、生成性以及具有人文关怀、求真精神的书写服务。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反思自我"的批判,恰好集中体现出他的语言批判观,不仅突显中性语言的两个基本特征,而且以代表性文本《无尽的谈话》为实例,显现出中性语言的可操作性及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