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除草剂与安全剂混用对杂草的防效及对糜子安全性的影响,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在糜子三叶期选取两种茎叶型除草剂——阔世玛(3.6% 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和锐超麦(20% 双氟·氟氯酯可湿性粉剂)与两种安全剂——苔素内酯和赤霉素进行混合喷施,同时设置人工除草对照(CK1)和清水对照(CK2),测定药害指数、杂草防效、糜子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活性氧代谢、地上生物量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可完全消除低剂量阔世玛的药害,使高剂量阔世玛的药害指数显著下降11.5%;赤霉素可完全消除低剂量锐超麦的药害,使高剂量锐超麦的药害指数显著下降40.9%;添加安全剂后杂草防效降低1.7%~18.0%。除草剂与安全剂混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糜子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与单施除草剂相比,低剂量阔世玛、高剂量阔世玛与芸苔素内酯混合喷施的糜子叶片SOD活性分别在抽穗后7 d及28 d内明显上升,锐超麦与芸苔素内酯、赤霉素混合喷施的糜子叶片SOD活性在抽穗后7 d内显著升高。与单施除草剂相比,阔世玛与芸苔素内酯或赤霉素混合喷施,在糜子抽穗后21 d~28 d时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低剂量锐超麦与芸苔素内酯混用在抽穗后14 d内、高剂量锐超麦与赤霉素混用在抽穗后28 d内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除草剂与安全剂混合喷施后显著增加了糜子产量,其中,600 g/hm2 的阔世玛与14.7 g/hm2 的芸苔素内酯混用、100 g/hm2 的锐超麦与14.7 g/hm2 的赤霉素混用的产量最高,分别较清水对照增加了26.1%和27.9%,比单施除草剂的分别增产了4.6%和11.6%。研究结果可为糜子田除草剂的安全应用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除草剂药害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