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难复性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例难复性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24~41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摔伤1例。Pipkin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 d。临床特征为患肢髋关节呈锁定状态,被动活动度差,髋关节轻度屈曲,患肢明显缩短,呈中立位或仅存在轻度内收、内旋。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髋臼后缘的坚硬皮质嵌入股骨头松质骨,二者互相挤压嵌顿。病例1~3分别于伤后3、1、3 h行髋关节闭合复位1~2次后,发生股骨颈骨折,损伤类型转变为PipkinⅢ型,遂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例4未行闭合复位,直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病例1~3分别获随访14、17、12个月,分别于术后9、5、10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4获随访24个月,无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骨折愈合,股骨头未见塌陷变形,未发现股骨头坏死迹象。结论 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难复性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独特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建议对此类损伤直接采取切开复位并同期固定股骨头骨折治疗,以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