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从文学情感实践研究理论方法出发考察《地下室手记》文本,可以发现,地下室人始终处于焦虑和疏离的情感状态中,这两种情感几乎没有被地下室人直接“言说”,甚至在地下室人的意识范围之外。然而,通过在主观视角之下构建“他者”、在对话语言中想象“读者”,焦虑与疏离的情感得以在地下室人的意识世界中生成,进而传递给读者。焦虑感和疏离感在文本和地下室人的意识中呈现出交叉互动的关系,从而导致地下室人的分裂性特征和情感悖论。焦虑感与疏离感的悖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中对现代人深层意识中的情感状态的把握,是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呈现出的道德美学情感的质疑和讽刺,同时也是对于启蒙情感所构筑的主体性的一次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