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月经发生过程,但详细机制不明确。文章通过不同时期回植孕酮,探索其对小鼠月经发生过程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及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每组10只,分别在孕酮撤退后12 h(12 h回植组)和16 h(16 h回植组)回植孕酮皮埋管,未回植组则不进行回植,各组小鼠均在孕酮撤退后24 h处死,收集双侧子宫角。通过qPCR、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的总蛋白(t-PERK)及其磷酸化蛋白(p-PERK)、真核起始因子2α的总蛋白(t-eIF2α)及其磷酸化蛋白(p-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半胱天冬酶12(Caspase12)mRNA和蛋白在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12h回植组的PERK mRNA水平(1.000±0.000)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450±0.049)和未回植组(0.260±0.233),eIF2αmRNA水平(1.000±0.000)亦高于16 h回植组(0.330±0.015)和未回植组(0.195±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h回植组均高于未回植组(P<0.05)。12 h回植组的p-PERK/t-PERK蛋白表达(0.606±0.051)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367±0.019)和未回植组(0.243±0.020),12 h回植组p-eIF2α/t-eIF2α蛋白表达(0.795±0.074)显著高于16 h回植组(0.503±0.038)和未回植组(0.293±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h回植组均高于未回植组(P<0.05)。12 h回植组的ATF4 mRNA和蛋白质均分别高于16 h回植组和未回植组(P<0.05),且16 h回植组高于未回植组(P<0.05),p-PERK、p-eIF2α、ATF4蛋白主要定位在基底层与蜕膜化基质细胞交界处的基质细胞细胞质。12 h回植组16 h回植组的CHOP、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6 h回植组,也低于未回植组(P<0.05),且16 h回植组低于未回植组(P<0.05),其蛋白主要定位在充分蜕膜化的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的细胞质。结论在月经发生关键时期前(12h)回植孕酮,可以有效维持PERK/eIF2α/ATF4信号的表达并阻断凋亡信号通路成员CHOP、Caspase12表达,有效阻断月经发生;而月经发生关键时期后(16h)则只有部分效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