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在古印度早期佛教中已经出现,仅作为佛教的一类护法神,以四天王造像为主,没有特殊形象,到了西域地区,天王造像同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除了出现身穿铠甲的四天王造像外,还出现了独立的毗沙门天信仰。敦煌的天王造像是在印度文化基础上,融入了中亚文化和中原文化逐渐形成,敦煌石窟早期的壁画中延续了西域的天王图像样式,初唐时期,天王塑像大量出现,但直到盛唐洞窟中,才形成后世常见的固定形象。文中结合古印度天王造像的发展脉络,详细梳理敦煌石窟中天王造像的源流、造像内容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