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痛舒膏穴位贴敷与大承气汤治疗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IIO)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24只Wistar大鼠,采用贯穿缝扎末端回肠肠管的方法建立IIO大鼠模型,另选取8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建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承气汤组和痛舒膏组,每组8只。痛舒膏组给予痛舒膏外用关元穴加艾灸治疗,大承气汤组给予大承气汤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均贴敷胶布。72 h后,检测血浆和小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小肠黏膜HE染色评分增加,血浆和小肠组织NO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均P<0. 05);与模型组比较,痛舒膏组和大承气汤组小肠黏膜损伤评分显著降低,血浆和小肠组织中NO水平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均P<0. 05),而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痛舒膏穴位贴敷与大承气汤对IIO大鼠的疗效相当,均能保护大鼠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减轻小肠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O含量和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
单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