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江经济带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文化资源富集,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单位”)为载体,采用空间地理分析方法,探析长江经济带国保单位的分布差异及归因。研究发现:在时间态势上,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国保单位呈现出“七起六伏”的数量变化,其分布重心的迁移距离亦有变化;在空间态势上,国保单位沿长江水系呈“东密西疏”的鱼骨状分布,并亲水聚集;在类型特征上,国保单位的类型分布具有集中化的结构特征,其中古建筑占据数量优势;在归因解释方面,自然环境的水系指标、社会环境的文化指标对国保单位的分布差异具有高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集群发展、固本强基和数字集成的策略,旨在为长江经济带国保单位的保护及传承提供学理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