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和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白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慢性HFrEF病人,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HRV参数[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及血清NT-proBNP、sST2和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在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周期内的重复住院次数、累计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F均明显升高(P<0.05),LVEDD和LVESD则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比照组对上述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SDNN、LF和H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HRV参数的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sST2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血清NT-proBNP、sST2和IL-6水平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重复住院次数及累计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反应率为9.3%,低于对照组的1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贝那普利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HFrEF的总体疗效更为明显,能进一步改善病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下调血清中sST2、IL-6的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单位北京市平谷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