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无牙颌种植修复设计的三维面部扫描配准方法的对比

作者:国丹妮; 潘韶霞*; 衡墨笛; 屈健; 魏秀霞; 周永胜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53(01): 83-87.
DOI: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1.013

摘要

目的:比较无牙颌种植修复设计三维面部扫描配准的5种方法的配准精度,探究适宜的配准方法。方法:依据标准共纳入10名受试者,每位受试者戴有具有特征标志点的蜡堤。利用Face Scan三维面部扫描仪获取10位拟行无牙颌种植修复患者的自然大笑位和开口器牵拉暴露口内蜡堤的三维面部扫描数据,将扫描数据导入数字化分析软件Geomagic Qualify 2012中,建立局部坐标系,分别利用面部解剖标志点对齐、面部不动区域对齐、面部点对齐与区域对齐结合、增加面部特征点对齐、增加面部和口内特征标记对齐5种方法将两个面部扫描数据重合,计算同一选定区域的三维偏差,三维偏差越小代表配准精度越高。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面部解剖标志点对齐、面部不动区域对齐、面部点对齐与区域对齐结合3组间差异进行Frideman检验,是否增加面部特征点对齐和是否增加口内特征标记对齐的两组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直接选择面部解剖标志点对齐[(1.501 2±0.406 1) mm],面上1/3选中区域三维偏差平均值显著大于面部不动区域对齐[(0.629 1±0.150 6) mm]及两种方法相结合[(0.603 5±0.493 4) mm]的偏差(P <0.001);增加面部特征点可显著减小配准后偏差(t=1.001 3,P <0.001),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面上1/3不动区域应用于无牙颌种植修复设计的三维面部扫描配准是临床可行的,面部扫描操作时可尽量暴露前额区域,增加面部特征点,并利用面部不动区域最佳拟合对齐提高配准精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