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多种形式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SCIAPF)修复软组织缺损,总结临床疗效,并评价SCIAPF的临床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组织缺损患者,其中足部9例, 踝部8例, 小腿8例, 前臂7例, 手部9例, 口腔1例;均采用SCIAPF修复,单一软组织缺损创面28例,多个软组织缺损创面8例,多种组织复合缺损6例。创面面积1.2 cm×1.8 cm~14.0 cm×20.8 cm, 皮瓣面积1.5 cm×2.0 cm~15.3 cm×22.3 cm。术后采用复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 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本组42例中,单一皮瓣共28例,其中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18例,旋髂浅动脉深支皮瓣2例,浅支加深支皮瓣8例;嵌合瓣6例,其中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加深支髂骨瓣4例,旋髂浅动脉皮瓣加缝匠肌肌瓣2例;分叶瓣8例。动脉吻合方式:端侧吻合35例,端端吻合7例;静脉吻合:与旋髂浅静脉吻合25例,与伴行静脉吻合12例,二者均吻合5例,其中静脉端端吻合27例,端侧吻合15例。所有皮瓣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本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动脉端侧吻合口破裂出血,重新吻合后成活;皮瓣和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6~24(平均11.5)个月,SCIAPF色泽红润,质地柔软,未见明显臃肿,皮瓣耐磨,未见色素沉着;腹股沟供区愈合良好,35例遗留线形瘢痕,7例轻度瘢痕增生,供区侧髋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正常;3例因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出现大腿麻木,术后3个月后完全消失。结论基于旋髂浅动脉系统的浅、深支的各种组织瓣,通过"分叶"和"嵌合"的新应用,能满足临床上大部分修复需求。

  • 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