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发现碘对比剂不良反应(ADR)特征和一般规律,为开展重点药品监测和减少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监测碘对比剂ADR,分析碘对比剂品种、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时间、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因素与ADR发生率的关系。结果:碘对比剂ADR总体发生率为0.51%,严重ADR发生率为0.20%。4种碘对比剂ADR发生率和严重ADR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男女碘对比剂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碘对比剂使用者ADR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20~29岁发生率最高(4.35%)。碘对比剂ADR中27.78%属于急性不良反应,72.22%属于迟发性不良反应。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心率及心律、全身性损害等。过敏性休克和昏迷对症治疗后20 min~12 h可明显好转;心悸和头晕对症治疗后在2 h内可明显好转;皮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对症治疗一般7日内可痊愈,如使用激素可明显缩短疗程。结论:碘对比剂ADR总体发生率为偶见级别;开展重点品种监测有利于发现药品ADR的特征和规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单位辽宁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