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荆防颗粒对氧嗪酸钾诱导小鼠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靶点“钩钓”方法制备荆防颗粒有效成分键合的磁性微球,将携带荆防颗粒有效成分的磁性微球与小鼠的正常肾组织裂解液共同孵育,捕获荆防颗粒潜在结合靶点蛋白;再采用高分辨质谱筛选荆防颗粒有效成分特异性结合的靶点蛋白。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靶点蛋白富集的信号通路。将36只ICR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荆防颗粒低剂量组、荆防颗粒中剂量组、荆防颗粒高剂量组、模型组、别嘌呤醇(AL)组、对照组,每组6只。除腹腔注射250 mg/kg氧嗪酸钾溶液外,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荆防颗粒0.5、1、2 g/kg;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纯化水;AL组灌胃25 mg/(kg·d) AL溶液;对照组灌胃相应体积纯化水;均1次/d,连续用药4周。末次给药后1 h,测定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和肌酐(Cr),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靶点蛋白相关信号通路的主要指标(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Nrf2、HO-1、NQO1,黏膜屏障功能蛋白Occludin、ZO-1)。结果 从肾组织中鉴定到荆防颗粒176个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的功能可能与过氧化物酶体、谷胱甘肽代谢、紧密连接和黏着连接等通路相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UA、BUN和Cr水平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荆防颗粒和AL处理组血清UA、BUN和Cr水平降低,且荆防颗粒组呈现明显剂量依赖性(P均<0.05)。中、高剂量荆防颗粒组小鼠肾皮质趋于正常结构,肾小管形态改善、炎症明显减轻,尤其是高剂量组;AL组小鼠间质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GSH活性降低(P均<0.05);Nrf2、HO-1、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Occludin、ZO-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荆防颗粒各剂量组及AL组MDA含量降低、SOD、GSH活性升高(P均<0.05);Nrf2、HO-1、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Occludin、Z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荆防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肾组织中荆防颗粒有效成分靶点蛋白可能与过氧化物酶体、谷胱甘肽代谢、紧密连接和黏着连接等通路有关;荆防颗粒对小鼠高尿酸肾病有防治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荆防颗粒防治高尿酸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及改善黏膜屏障有关。

  • 单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海洋大学;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