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髓核细胞(NP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对兔椎间盘退行性变(IDD)修复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NPC、BMSC,并通过病理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穿刺抽吸法建立兔IDD模型,造模时同期进行细胞移植治疗。将36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NPC移植组(NPC组)、BMSC移植组(BMSC组)、DMEM阴性对照组(DMEM组),每组9只。每只实验动物的L3-4、L4-5和L5-6作为实验干预椎间盘。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利用标准化T2加权像信号强度(%ST2WI)、病理组织学、退变分数、免疫组化染色以及二型胶原(CollagenⅡ)和蛋白聚糖(aggrecan)m RNA表达水平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NC组、NPC组和BMSC组的%ST2WI值及CollagenⅡ、aggreca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DMEM组(均P<0. 05),NC组、NPC组和BMSC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 05),DMEM组在术后4周、8周、12周%ST2WI值较NC组下降约50%、61%、70%;NC组、NPC组和BMSC组退变分数明显低于DMEM组(均P<0. 05),NC组、NPC组和BMSC移植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 05);NC组、NPC组和BMSC组的Collagen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强阳性,而DMEM组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性逐渐减弱。结论:BMSC和NPC移植在退变早期均能有效抑制椎间盘髓核组织的退变,BMSC有望成为NPC的良好替代者。
-
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 川北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