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理学领域关于声带机能研究的重大突破促使声乐演唱中"轻机能"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歌者得以在符合科学发声理念的前提下获取音色纯正的美妙歌声,其中"重机能"多数作为其对应概念被提到,两者处于一个不甚"平衡"的状态。而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特别是蕴含时代意义的古诗词歌曲,故而演唱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绝不应只考虑技巧层次带来的"科学"发声,更应该追求在达到机能平衡的技术基础上表现作品的独特风采。文章以《关雎》为例,联系中国原生口语文化"吟诵"的特点分析了轻、重机能在歌曲演唱处理中的具体把握,为此类研究提供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