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精氨酸激酶过敏原小鼠过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作者:赵晓涵; 李国明; 程青丽; 冯晓文; 卢知浩; 张新雪; 谷瑞增; 刘文颖*; 唐艳斌*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48(05): 41-46.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6585

摘要

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病率正在增加,这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评价牡蛎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过敏原的致敏性,利用AK口服灌胃和腹腔注射2种方式使BALB/c小鼠致敏。观察所有BALB/c小鼠的过敏反应、体重及血项指标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的变化,使用苏木精-伊红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脏器病变。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都产生过敏反应,对照组无明显症状,实验组小鼠体重低于对照组,血液中细胞含量增加。此外,免疫期间实验组IgE含量都比对照组高,染色切片说明实验组小鼠组织出现较严重的损伤,空肠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严重。该实验获得了牡蛎AK致敏血清,而且成功构建牡蛎AK的BALB/c小鼠过敏模型,为贝类过敏机制和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研究基础。

  • 单位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