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放疗患者舌脉象及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作者:周之毅; 张淑娟; 阿提坎·卡吾力; 热孜亚·库来西; 许玲; 李和根; 田建辉; 刘慧; 尤圣富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10): 1844-1847.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5.10.007

摘要

目的:观察新疆喀什地区食管癌维吾尔族患者放疗前后舌脉象及证型的变化。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分别运用中医数字化四诊仪进行舌脉象及问诊数据的采集录入,并通过计算机分析辨证得到相应结果。结果:49例患者放疗前后舌质均以黯红为最多,所占比例为77.6%、79.6%;舌苔见厚苔、腻苔或两者兼而有之者放疗前占85.7%,放疗后占79.6%;脉象参数h1、h3、t1、t4、t5、w1、w2、Ass、h3/h1在放疗后下降明显,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见弦脉者较放疗前减少,促、数脉者增加,其脉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患者放疗后,症状频数咽喉异物感明显减少,肩痛、善怒、腰膝无力、失眠频数略减少,体型瘦弱、口干、易疲劳、干性皮肤、痰多、善太息频数略增多。食管癌患者证型以脾肾两虚为主证,放疗后兼见肝胃火炽、肝肾阴虚证型增加,经精确卡方检验,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06)。结论:喀什地区食管癌患者以暗红舌、厚或腻苔为多,其病机虚实夹杂,以脾肾两虚为主要矛盾,同时存在痰湿内蕴、肝郁气滞、肝肾阴虚等兼证;放疗后兼见肝胃火炽、肝肾阴虚证型者比例有所上升;放疗后患者脉象参数h1、Ass明显下降,提示可能出现早期心脏功能损害。

  •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