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至1936年,在中国电影教育协会与联华、明星等公司的推动与保障下,我国电影以参加国际影展、影人访问团的形式官方出访欧洲,在海内外引发广泛批评讨论。通过布迪厄场域理论对本阶段探索异质文化场域实践之批评进行读解,分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渊源与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