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U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方法,旨在从外观、主要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微量元素四个方面,对江苏、安徽、江西等13个不同栽培区或种植基地的芡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芡实外观和组分含量指标之间差异明显。苏芡个体较大,种仁圆整,在果形指数、百果质量、果壳厚度、出仁率方面与刺芡存在显著差异(p<0.05)。江苏省扬州市和江西省上饶市的芡实种仁淀粉含量分别为76.84%、76.53%,显著高于其他产地芡实(p<0.05);粗蛋白含量(13.61%)最高的是江苏省淮安市的芡实;江西省上饶市的芡实的脂肪含量百分比(0.66%)最大,并显著(p<0.05)高于其他产地芡实;安徽省天长市的芡实中元素K(1458.90μg/g)、Mg(348.95μg/g)、P(1590.67μg/g)、Zn(38.39μg/g)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产地,但元素Ca(90.79μg/g)、Mn(15.99μg/g)的含量低于其他产地;建立了13个产地芡实的共有高效液相色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样品相似度大于0.84。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3个指标降维为6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91.20%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将13个样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聚集了不同产地的苏芡;第二类聚集不同产地的刺芡,芡实品质受品种影响较大。本研究测定的多指标成分,为芡实的质量控制及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单位江西明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江西省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江西农业大学